蒋吟秋 字镜寰,一字吟秋。苏州人。毕业于江苏师范学校。住平桥直街。曾任国立南京高等师范,吴县县立师范老师,南京高等师范金石研究会理事,苏州美专国文兼书法教授。苏州国立社教学院图书馆学系教授,江苏省苏州图书馆馆长。建国后任职于东吴大学。为江苏省政协委员,苏州市政协常委、市民进常委,市书法印章研究会会长,是著名的书法家、金石学家、图书馆学家。其品性恬淡,不慕荣利,一生刻苦好学,认真踏实,近三十年图书工作,成绩赫然。喜文艺、工诗善词、通小学、擅金石、书画,七岁背诵唐诗,十二岁能为人写楹联、匾额,所书擘窠大字常得到外祖父,也是他启蒙师陈寿祺(字慎三)赞扬。至青年时代,学诗得沈眉若指导,学文为金松亲授,学书法受汤定之指点,学篆刻经丁二仲斧正,进步尤快。蒋吟秋出道甚早。1922年1月加入由颜文梁、胡粹中等画家组织的:“苏州美术会”,会内刊印《美术半月刊》杂志,选登美术画赛会作品及理论文章,他与画家顾公柔一起负责编辑工作。1932年初,他与吴清望、余觉、吴进贤等四人合作正草隶篆四体书,被小说家程瞻庐誉为“珠联璧合”,是“吴门新四杰”。足见在青年时代,已负书法之名。其作书四体皆工,尤擅篆隶,笔法圆浑雄厚,苍劲老健,用墨考究,熠熠有光。篆字风格在杨沂孙、吴大 之间,隶书初学《张迁碑》,后得伊秉绶意味;分书有何绍基笔意。又精通小学,喜写缪体。平时亦作篆刻,追宗秦汉 印,老笔纵横,颇有古趣。绘画无师承,却喜挥毫,擅画梅,出笔有寒香之雅,风格超隽。其弟祖若,也善画梅,时有“梅兄梅弟之称”。在任图书馆长期间,他曾全力以赴,组织两次庞大展览,颇有社会影响。一是1936年4月举办《梅展》,展出梅花盆景、梅花字画、梅花古籍、儿童画梅等四个部分,目的为增加阅览人举趣和欣赏艺术。因其本身艺术造诣较深,且在社会上有一定威信,故一时社会名士及收藏家,都纷纷献出私人藏品,支持此举。其中有叶恭绰之梅花盆景、有吴子深藏《唐六如墨梅轴》、吴湖帆藏《金孝章梅花册》、潘博山藏《陈继儒墨梅》、张大千藏《八大山人梅花册页》及《汪士慎梅花长卷》;有潘景郑藏明万历刻本《千片雪》等等。可谓琳琅满目,美不胜收。苏州名流学者如章太炎、汤国梨、郑逸梅等都前往参观。梅展盛竞为当时各报所报道,莫不予以赞扬。二是1937年2月,为“吴中文献展览会”。目的是“发扬文献,推进学术”。展出内容有吴中方志、史传、乡传、乡贤遗像、遗著、书法、金石、拓片、服御、器物等,分成十四个展室,展品达四千一百五十九件,展期七天,平均每天有二千多人参观。两次展览规模之大,质量之高,前所未有,足见其组织才能和艺术才能之不同一般。《吴中文献展览会》曾出特刊一大册,影响深远。1949年8月后,他任教于东吴大学,继续致力于书画金石事业,并热心于社会活动。1962年成立市书法印章研究组,被推为组长。对每年一度之全市面上国庆书画展览,总有作品参加。并曾为“沧浪亭”写《沧浪亭记》(宋·苏舜钦撰文)隶书,为可园书《可园记》隶书,工整古朴,遒劲老苍,别具一格,使沧浪湖畔生色不少,观众莫不赞叹。其一生著作浩翰,有《学书述要》、《版本问答》、《文选书录》、《吴中先哲藏书考略》、《沧浪亭新志》、《苏州景物诗选》等。